简介
此《脉经》为西晋王叔和撰,成书于公元三世纪中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脉学专著。全书共分十卷、九十八篇。书中阐述了二十四种脉象,并论述了脏腑、经络 、病证、治则及预后等。本书不仅首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还将晋以前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均收集保存下来。
王叔和在《脉经·序》中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 ;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但当时尚无一本脉学书籍供医者研读,《内经》《难经》等书,文义深奥,多数人不能理解,更谈不上正确运用,致使“微疴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脉经·序》)。王叔和利用担任太医令的机会,博览群书,苦心钻研,总结《内经》《难经》以来逮于扁鹊、华佗、仲景等经论要旨,旁及古代有关说脉之篇,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著成《脉经》十卷,九十七篇,首次对中医脉学从理论到临床运用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张仲景、扁鹊、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脉法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一载医论十五篇,将人体脉象归纳为二十四种,于每一脉象性状均有明确描述,并举相似之脉,分八组排列比较。以下各篇,脉理与脉法互阐,备述诊脉时间、诊脉部位、辨阴阳脉大法及疾病将瘥、难愈之脉候;卷二、三共有医论九篇,论“关前”“关后”“关上”三关及人迎、神门、气口等部位脉象变化、所主脏腑经络病变,寸、关、尺各部脉象所主病证及其治疗,奇经八脉之脉象主病,脏腑平脉、病脉及死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治疗依据;卷四有医论八篇,凡举三部九候脉证与四十余种杂病脉候,诀四时相反脉证、百病死生之分,并论脉法;卷五收名家有关诊法医论五篇,述张仲景、扁鹊脉法;卷六共十一篇,列述五脏六腑诸经病证;七至九卷讨论脉证治疗,其中卷七以伤寒、热病为主,卷八为杂病,卷九为妇产科、小儿病证;卷十论奇经八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今已亡佚。
《脉经》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作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该书著成后,传到我国西藏地区,对藏医学的相关学科起着重大的影响。通过西藏,中国脉学又传入印度,并辗转传入阿拉伯国家,对西欧脉学的发展也有所影响。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尔哈姆丹(1247-1318)编写的一部波斯文的医学百科全书《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13世纪~14世纪初)一书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学,其中脉学方面的内容也与《脉经》相似。中世纪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980-1037)的《医典》中有关脉学的内容,也多大同小异,可见《脉经》在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影响之深远。
作者信息
王叔和,名熙,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西晋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一说今山东济宁)人,魏晋间医学家,曾任晋太医令。王氏性度沉静,博通经方,于诊切之术有较深研究。鉴于前人撰集方书,其有关脉学部分,或混杂相涉,烦而难明,于是考核遗文,摭拾群论,采集前代医家医著如扁鹊、张仲景、华佗及《内经》、《四时经》等论述脉学的内容,结合临床实际,撰成《脉经》,总结了汉以前有关脉学之成就,系现存我国最早脉学专书。另对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进行整理,该书因战乱而散佚零乱,几至失传。王氏重新加以编次,将《伤寒杂病论》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吴勉学,明著名刻书家、藏书家。字肖愚,号师古,安徽歙县平南乡人。以“师古斋”为刻书堂号。世代业商,官光禄署丞。后弃官专事刻书,为明隆庆、万历间徽州府著名刻坊“师古斋”主人。吴氏生平最喜搜集庋藏典籍,尤以刻书著称于世。史称其“博学多识,家富藏书”,一生致力于藏书和刊刻图书事业。
刊印信息
版别: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新安吴勉学翻刻宋板。
行款版式:此本十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单边,单黑鱼尾,版心上镌书名,中镌卷次。
序拔信息:卷端题"...... 林億等類次"; 前有林亿、王叔和序。
铃印信息:每卷后鎸“明新安吳勉學翻刻宋板“;钤有“心農印“。
收藏来源: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藏本。
本资源为原版PDF扫描文件,总页数:394页,大小:91M。
版权声明
•本站分享的所有国学典籍均来源于世界各个图书馆或机构的公开内容,版权归属参照伯尔尼公约标准。本站不会在已发布书籍资源上声明新的版权,也不会在资源文件中添加水印或进行文件加密。
•在最大限度地保留书籍原貌和内容的基础上,为了更加方便阅读与分享,我们会根据不同文件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重新编辑整理。
•国学典籍分享旨在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尽一份微薄之力,本站不会收取任何下载费用。
•在免费和尊重原著的前提下,欢迎转载、分享与传播。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