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六爻预测
六爻预测是在易经六十四卦的基础上,把天干地支纳入各爻,通过研究干支之间的生克冲合关系,从而判断事物的发展过程和结果的一种占卜预测方法。六爻预测从创立以来,由于其实用性、简捷性,预测的系统性、准确性,在历代广泛流传,被喻为周易预测的大宗之法。
六爻预测的起源
六爻来源于易经,其本质是对世间万物发展规律的归纳总结。严格来说,六爻属于汉易,而汉易是在周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在西汉之前,人们都是通过卦辞、爻辞和八卦大象来断吉凶成败,这也是梅花易数的雏形,而六爻预测较梅花易数更加复杂。
周文王画八卦,孔子做十翼,再经过田何、孟喜、焦延寿、京房等这汉代易学大家的发展完善,形成了《京房易》。孟喜是焦延寿的老师,其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焦氏易林》,而焦延寿又是京房的老师。
京房是西汉著名的易学家,他继承了孟喜的卦气学说,并创立发明了纳甲筮法,和卦气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理论断法。纳甲筮法是六爻预测的前身,纳甲之意为:安四值,纳爻辰,定六亲,安世应,纳天干,定六神。这种预测法巧妙地把阴阳五行和干支纳入了八卦,所以最初把它叫做“纳甲筮法”,但它是从《周易》的爻辞判断法演变而来,因此在此预测术出现当初,判断事物的吉凶时,还参考了爻辞,再根据十二地支与卦宫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配上六亲,创立了六爻预测的原始思路与方法。
六爻纳甲原理
《京房易传》云:“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离之象配戊己,艮兑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阴阳、六位,配五行。光明四通,变易立节。”
京房的纳甲原则为阳卦配阳干,阴卦配阴干,即:阳卦乾震坎艮,阴卦坤巽离兑,阳干甲庚戊丙,阴干乙辛己丁。按照京房纳甲说,乾纳甲壬,坤纳乙癸,震纳庚,巽纳辛,坎纳戊,离纳己,艮纳丙,兑纳丁。天干又具方位,甲乙为东,丙丁为南,庚辛为西,壬癸为北,戊己为中。而月亮在一月的时间内,月象在各个不同的方位,又呈现出圆缺盈虚的有规律变化。
除纳甲外,京房还将十二支纳入八宫卦中,广义的纳甲也包含纳支。纳支遵循的原则同纳甲一样,仍是阳卦纳阳支,阴卦纳阴支。具体为:冬至所在之月或建子之月为一年之始,二十二律以黄钟为首,黄钟又自冬至始,所以黄钟当乾之初九,纳支为子。此起点确立之后,又根据音律之三分损益法,即隔八生律法,纳其它各支。隔八生律法即:律起于黄钟子位当乾初九爻,再从子位起算,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八位,这时律为林钟未位,当坤初六爻,于时为六月。再从未位起算,未申酉戌亥子丑寅,这时律为泰簇寅位,当乾九二爻,时为正月。如此隔八相生,得出全部十二律及其支位所对应的爻位。这样,乾从初九到上九分别纳子寅辰午申戌六支;而坤卦是阴卦,据“天道左旋,地道右旋”之则,应右旋与六阳律相反方向运转,最后得出坤卦从初爻至上爻分别纳未巳卯丑亥酉六支。其余六卦各爻配支,皆按此法相配。
六爻预测的发展
到了东汉、东西晋、南北朝包括隋唐五代年间,易学名家层出不穷,在这个期间,京房的纳甲和卦气学说逐渐分为两派,一派研究他的卦气,一派研究他的纳甲学。
五代末年、宋朝初期,“麻衣道人”所著的《火珠林》问世。《火珠林》继承发扬了京房的纳甲筮法,并将之解释的淋漓尽致,使其得以在民间广泛传播。
到了明代,易学大家刘基著《黄金策》,此书语言简约、优美,排比、对仗工整,卦理论述深刻,对六爻法的若于原则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后世的大部分六爻著作皆是在该书的理论支撑下完成,当今仍不失为六爻预测的巅峰著作。
明末盲者张星元在前人的基础上著《易林补遗》一书,书中广列条章,群汇诸事,粗细并收,分一百多种条目,下至百匠工艺,上至朝野战事,对测事用神分节分条解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易学典藉。值得一提的是,全书为作者自己心得,不像《卜筮正宗》、《卜筮全书》等书那样,是对《黄金策》的注解。
到了清代,易学家程良玉师从张星元,用一生的心得著成《易冒》。此书侧重于对具体事情定性的析断,将六爻预测理论与卦象卦名结合,可操作性极强,摆脱了《黄金策》的论述而自成一家。该成书于康熙早期,比《增删补易》要早,可以之作为参照。
《增删卜易》为清代野鹤老人所著,是一部穷六爻技术至极的专著。此书最大的特点是对卦爻之间的生克制化、旬空月破等基本规则的论述出神入化,决断事情的性质分析入微,且有大量的卦例为佐。
清代王洪绪所著《卜筮正宗》,是评注《黄金策》最好的书。此书分析深刻、注重分类占断,分类占断详尽,细节生动,对《增删卜易》、《易林卜遗》等诸书利弊都有自己深刻的评断。
到了民国时期,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继承了焦延寿的《焦氏易林》和《易纬》等学说,著有《周易尚氏学》一书。书中类似于用卦辞、爻辞、八卦大象断吉凶成败,和纳甲筮法有所区别。
可以说通过历朝历代易学家们的继承、发展和完善,才能使六爻预测这种应验率非常高的预测法,至今仍在民间广泛的流传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