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骘文图说》四册(清同治六年奉天锦府文英斋刻本)

《阴骘文图说》四册(清同治六年奉天锦府文英斋刻本) 15

《阴骘文图说》四册(清同治六年奉天锦府文英斋刻本) 17

《阴骘文图说》四册(清同治六年奉天锦府文英斋刻本) 19

《阴骘文图说》四册(清同治六年奉天锦府文英斋刻本) 21

《阴骘文图说》四册(清同治六年奉天锦府文英斋刻本) 23

《阴骘文图说》四册(清同治六年奉天锦府文英斋刻本) 25

 

简介

此《阴骘文图说》元、亨、利、贞四册一函,清黄正元图说。每文一图,共收版图194幅,属于早期木板连环画式书籍。此本为清同治6年(1867)奉天锦府文英斋刻本,卷末有捐刻板资姓氏。

第一册前有序两篇、凡例、木刻版图48幅(文昌君像一幅);第二册含木刻版图56幅;第三册含木刻版图48幅;第四册含木刻图42幅。

《阴骘文》是道教劝善书之一种,以通俗的形式劝人行善积阴德,久久必将得到神灵赐福。隲 ( zhì )古同骘,阴骘,语出《书经·洪范》:“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为默定的意思。后引申为默默行善的德行,亦作“阴德”、“阴功”。道教中有《文昌帝君阴骘文》劝人多积阴功阴德,为善不扬名,独处不作恶,这样就会得到暗中庇佑,赐予福禄寿。

《文昌帝君阴骘文》简称《阴骘文》,道教重要典籍。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也难下定论。清代朱珪校定的《阴骘文注》认为:“《阴骘文》有宋郊之事,当作于宋代。”清代还有些学者也持这种见解。现代日本学者酒井忠夫则以此书为明代末叶下层士人所作。一般认为作者是道士,书成于《太上感应篇》之后,至迟不会晚于元代。《阴骘文》有各种手抄本、刊刻本,清代道士将其收入《道藏辑要》星集,为一卷。另外《昭代丛书别集》有《阴骘文颂》一卷,《三益集》有《阴骘文像》四卷。

文昌帝君阴骘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存平等心,扩宽大量。忠主孝亲,敬兄信友。各睦夫妇,教训子孙。毋慢师长,毋侮圣言。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谈道义而化奸顽,讲经史而晓愚昧。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怜贫,举善荐贤,饶人责己。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免尸骸之暴露。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邻朋。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奴仆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印造经文,创修寺院。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勿宰耕牛,勿弃字纸。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雠,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依本分而致谦恭,守规矩而遵法度。谐和宗族,解释冤怨。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恒记有益之语,罔谈非礼之言。剪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垂训以格人非,捐资以成人美。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见先哲于羹墙,慎独知于衾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注:经内‘吾’字、‘我’字,敬读‘帝’字。

编撰信息

黄正元,字泰一,福建人。

刊印信息

版别:清同治六年奉天锦府文英斋刻本。

行款版式:四册一函,四周双边,白口黑单鱼尾,框匡高20.4厘米,宽14.2厘米,每半叶九行二十五字,版边上镌书名,中镌卷名,下镌叶次。

序跋信息:书名叶正中题"陰隲文圖說",右题"閩中黃泰一先生原本。板存錦府東街路北文英齋刻字鋪刷訂",左题"奉天錦郡寓居錦邑眾士重鐫,錦邑郝釗、宛平劉光煜參校"。匡上眉题"同治丁卯年(六年,1867)"。每冊封面签题"繪像丹桂籍"。正文卷端题"陰隲文圖說",下署"閩中黃正元泰一先生原本,奉天錦郡寓居錦邑眾士重刊,錦邑郝釗吉庭、宛平劉光煜晴嵐參校"。正文前有阴骘文原文题作"文昌帝君陰隲文",乾隆二年黃正元"文昌帝君序","陰隲文圖說凡例";卷末有"捐刻板資姓氏"。

铃印信息:每冊封面有朱色印记题"肥後宇土郡花園村字立岡稻臣克省堂",下钤"溫故知新無盡藏"朱文扁方印。另有"真樂寺"朱文橢圆印。

收藏来源: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

本资源为原版PDF扫描文件,总页数:317页,大小:98.4M。

版权声明

•本站分享的所有国学典籍均来源于世界各个图书馆或机构的公开内容,版权归属参照伯尔尼公约标准。本站不会在已发布书籍资源上声明新的版权,也不会在资源文件中添加水印或进行文件加密。

•在最大限度地保留书籍原貌和内容的基础上,为了更加方便阅读与分享,我们会根据不同文件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重新编辑整理。

•国学典籍分享旨在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尽一份微薄之力,本站不会收取任何下载费用。

•在免费和尊重原著的前提下,欢迎转载、分享与传播。

下载地址

密码保护的内容,请输入密码查看
由于某些政策原因,此部分内容不能公开显示。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yzgjgx”关注[溢泽古今国学]官方公众号,并回复关键字“阴骘文图说”,获取密码。

 

发表评论

用户注册

注册

用户登录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