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的由来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阴历五月节,此月芒种是节,夏至为气。芒种时节北斗斗柄指巳位,太阳到达黄经75度,小满与芒种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6月5至7日。芒种是夏季第三个节气,在小满和夏至之间,是处在转折期的一个节气,暗示着初夏时节即将过去,盛夏将至。“长其夏至,短其冬至”,在芒种期间,太阳将逐日靠近它在北半球运行轨迹的最北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日子也就要到了。此时,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充沛,白天日照时间较长,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芒种”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两汉时期的著作《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在农耕文明中,芒种是一个重要的农事节点。芒种的意义来自于古代农耕生产,“芒种”含义是“有芒之种谷可稼种”,其中“芒”指的是一些顶端有针状物的作物,如稻、黍、稷等,意为早稻、小麦等具有芒的农作物逐步成熟,农民需要抓紧时机播种。
从传统气象学的角度看,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水逐渐增多、空气湿度大,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高温天气的可能,华南地区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江南地区进入梅雨,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芒种时节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播种,农事活动日益繁忙。农事耕种以芒种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民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芒种为干支历午月的起始,午月时在仲夏,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从芒种开始一直到大暑,都是一年中万物狂长的旺季。午月(中气夏至)为姤卦,夏至过后,阳气盛极而转衰、阴气初生(初爻为阴爻)。夏至也是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俗话说“夏至一阴生”,也就是说,尽管天气炎热,可阴气已开始生长。
节气三候
初候“螳螂生”。螳螂,草虫也,饮风食露,感一阴之气而生,能捕蝉而食,故又名杀虫;曰天马,言其飞捷如马也;曰斧虫,以前二足如斧也,尚名不一,各随其地而称之。深秋生子于林木闲,一壳百子,至此时则破壳而出,药中桑螵蛸是也。螳螂于深秋产卵,小螳螂感应到了此时阴气渐强而破壳而出。
二候“鵙始鸣”。鵙,百劳也,《本草》作博劳;朱子《孟》注曰:博劳,恶声之鸟,盖枭类也。曹子建《恶鸟论》:百劳以五月鸣,其声鵙鵙然,故以之立名,似俗称浊温。故《埤雅》禽经注云:伯劳不能翱翔,直飞而已。《毛诗》曰:七月鸣鵙。盖周七月夏五月也。古人也认为伯劳鸟是感受到阴气而开始鸣叫的,这是一种十分刺耳刮噪的叫声。
三候“反舌无声”。诸书以为百舌鸟,以其能反复其舌故名,特注疏以为虾蟆,盖蛙属之舌尖向内,故名之。今辨其非者,以其此时正鸣,不知失者也,《易通卦验》亦名为虾蟆无声,若以五月正鸣,殊不知初旬见形后,形亦藏矣。陈氏曰:螳螂、鵙皆阴类,感微阴而或生或鸣,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而无声也。能学各种鸟鸣叫的反舌鸟,感应到五月阴气微生而不叫了。或者是另外一些雀鸟此时不再发声鸣叫了。比喻小人开始当道,阴气渐强,君子大人等不再发言。
易经卦象
芒种,为干支历午月的起始;午,仲夏之月,卦在丙位。芒种的卦象是“天风姤",姤即媾,阴阳相遇,但五阳一阴,阴长阳消,诸事阻滞,宜慎重行事。姤卦有“女壮,勿用取女”之意,因此这个月要特别注意桃色纠纷,特别是男人谨防因色受祸,诸事不如意,不能上进,沉于女色之中,或者防女人口舌,或者因情损财。因为阴阳不协调,所在以展中潜在着危机,务必依附于强者,或寻求可靠的合作伙伴,多方联系,增强势力,防止小人渔利,争取形势好转。诸事宜及早准备,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等待时机,一旦成熟立刻行动。
天风姤卦,原文“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姤,遇也,已渐有阴气生,是继立夏阳气至极后的一阴升起,一阴遇五阳,暗藏阴柔,品物咸章。天下有风,吹遍大地,阴阳交合,万物茂盛,有湿邪气,宜勤劳宜谨慎。代表从这月起有阴的力量开始出现了。所以在这月里,人容易因为虫咬、中邪、感染瘟疫、精神烦躁等导致生病或死亡,因此人们也习惯将这月称之为“毒月”。因此在民间,进入芒种后,特别是在端午节前后,人们都会喝雄黄酒、点香、佩戴香包等,因为我们的按照“天人合一”的说法,春天是筹谋和计划的时间,到了芒种,就要抓紧将计划付诸于实施之中,所以这个月要紧锣密鼓的大干快上,否则可能就会失去上天恩赐给我们的良机,到头来一事无成。不过,绝不可冒险行事,诸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稳中求胜。
五行运行规律
《增删卜易》云:“五月午为月建,午火旺,巳火次之”。芒种建午,五行属阳火。从芒种时分为起点开始,经过夏至,到小暑前止,是以阳火性质为主体的时段。
火在清明、谷雨之间,若不见木,火无生扶,却不甚旺,见木则旺母生子,便以旺论。火在小满、芒种之间,其力很强,见木则火得生扶,便更旺了。到大暑前后,正是火旺,其力强,若再见木生,则火便炎炎不已。所以从五行而论,芒种时节火气乘旺,土处相位次之,木生火处休位,而金水之气休囚。
所以从芒种节气的总体五行看,五行火为最旺,八字喜火的朋友运势不错,运势会显得比较顺畅,佩饰、穿衣颜色方面可以选用以红色系为主。而对于八字忌神为火的朋友当天行事就要格外注意,尤其八字忌火喜水的人要格外注意情绪管理和心脏健康。
八字宜忌
对于八字以火、土为喜用者来说,芒种节气正是精气神足、状态上佳之时,能得贵人帮助,事业上会有好的机会出现,财运上也会获得一定收益。按照“天人合一”的说法,春天是筹谋和计划的时间,到了芒种,以火为用神的朋友,就要抓紧将计划付诸于实施之中,所以这个月要紧锣密鼓的大干快上,否则可能就会失去上天恩赐给我们的良机,到头来一事无成。不过,绝不可冒险行事,诸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稳中求胜。
而对于八字以火为忌神者,或以金为喜用者,容易有官讼口舌,小人当道,财运受阻等不利之事,更需要注意自我身体健康状况,尤其注意眼目、小肠和心脑系统等部位易出现问题。建议在这段时间可以调养精神,保持平和心境,避免剧烈运动,避免焦虑、忧郁、动怒、情绪大起大伏,尽可能向南方靠拢,多穿红色服饰,可佩戴红宝石、玛瑙或五行属火的开运饰品,家中南方向可摆放一些风水摆件,会化解很多不利因素。
中医养生
依照阴阳五行理论,在地为五行,在天化六气,也就是说中国古人认为:一年是由六气组成的,每四个节气组成一气。由于每一年的天地星辰的相互影响,导致每一年的六气都有偏颇,它们并不是均匀一样的,所以,每一年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忙字拆解开来就是心亡,说以如果经常匆匆忙忙,忽略自身感受,忽视健康,容易罹患重大疾病,因为身心不二,互相影响。养生重在养心,养心重在养神。内心清心、调养精神是历代养生家强调的基本养生原则,《黄帝内经》有云:“静则神藏,躁则神亡。”“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因此,要尽量摒弃精神浮躁、贪欲过多、情绪失控等,培养心平气和、乐于恬淡、思想专一的心态,乐观豁达,与人为善而使精气和顺,精神内守,形成“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的良性循环是养心的根本法则。
芒种也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合之时,此时天地之间的阳气极盛,暑气蒸腾。芒种开始,阳气将升到顶峰,此时人体上部分阳气充足,心火旺盛,而人体的中下部分,像脾胃、肝肾就会大大的虚空。不难理解,心与肝是母子关系,心气过旺,子病犯母则伤肝,肝与肾又是同根同源,所以,芒种时的肝肾因为心火的压制,非常容易亏损。而肝主筋,肾主骨,肝肾虚空,筋骨支撑不了身体,自然疲倦无力。
一、起居养生
芒种时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天气炎热。那么我们就要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
《内经》说:心者,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心与夏天的关系最密切。夏天五行属火,心的五行也属火,所以心与夏季相通。夏季心火外泄得厉害,心气不足,心血不旺的时候,下午会特别容易疲劳。所以午觉特别重要。11:00——13:00是心经旺盛的时间,午觉特别养心血,尤其是对于神经衰弱或者睡眠差,心脏不好的人。
夏季炎热,防暑应以自然降温为主,室内注意空气流通,能用自然风不用风扇,能用风扇不用空调。如用空调则应避免直吹肩背部、头项部,因为人体的头顶至臀部的整个背部分布着主一身之表的足太阳膀胱经和主一身之阳的督脉。此二经受寒轻则感冒,重则贻患无穷而变生风湿、胃肠病、心脏病急性发作等各种因寒而加重的疾病。迎风或露天睡卧,或者大汗淋漓情况下光着膀子吹风都是不应该做的,容易落下病根。
二、饮食养生
芒种后就是夏至,我们都知道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芒种到夏至是阳气逐渐旺盛的过程,同时也是阴气最为虚羸的时候。
芒种特别要注意:降低阴气消耗的同时滋长阳气。此时,如果出现口干、渴、烦躁、小便黄而短少,甚至心慌时,多是暑热伤津所致,要多吃些养阴生津食物;应多吃应季蔬菜,可以及时补充因为大量出汗而丢失的体液及营养精微。同时忌食油腻、粘滞、酸腥、麻辣的食物。喝水不要等到非常渴了才喝,当你有渴的感觉时说明体内已经轻微失水。不宜把冷饮、冷食作为解暑降温的宝贝,这些冷饮易耗损阴液,损伤脾胃,消暑解热还是以温热的茶水或常温的果汁为宜。实际上,真正的祛暑,食生冷不如适当的出些汗。随着汗出体内的热量也会逐渐被带出体外,从而达到真正降温祛暑的作用。
夏季在“五味”中对应苦味,主入心经。因此宜减酸增苦,多吃苦味食物,不仅清心火,泻暑热,还可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增进食欲。夏季胃口容易不好,应该要多吃些面食,补元气,壮筋骨肌肉。尤其是小麦冬种夏收,得气多,补心气第一位。夏季各个地方都流行凉面,很滋补心气。但,凉归凉,饮食上切忌过食此类寒凉的食物。
三、运动养生
芒种过后,湿气开始加重,有些人会感到四肢疲倦、萎靡不振,最好做一些上肢撑举和下肢提踵的动作,可以调理上、中、下三焦之气,并发动手足三阴五脏之气。推荐八段锦的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
不少人由于夏天出汗多就懒于运动了。其实夏日仍需维持适量的运动,但要注意不应在阳光下运动。同时,由于夏天运动出汗量更大,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此外,天热易出汗,需要注意的是在出汗时不要大量喝冷饮,不要立即洗澡,特别是不能立刻用冷水洗澡。
四、艾灸养生
节气灸是根据二十四节气,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以激发人体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芒种这个节气,推荐的节气灸穴位为:大椎、关元、气海、中脘、天枢、足三里。其作用是激发阳气、养肾固元、祛湿健脾。每穴灸15-20分钟。
需要注意艾灸的一些常见注意事项:
艾灸时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着凉;艾灸前后要喝一杯温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时内不要洗澡;灸后不要吃寒凉饮料、水果和海鲜;过饥、过饱、醉酒、大恐、大怒、大渴状态下不宜艾灸;灸后若有余艾,要用熄灭筒彻底熄灭或放入罐中盖严熄灭;灸后若出现极大不适或病情加重,请前往医院辩证施治。
五、情志养生
养心免伤神。前面提过,由于五行的关系,心与夏季相通。很多人夏天容易感到烦躁不安、失眠、口腔溃疡,其实这些都是心火太旺的表现。
“暑易入心”,在这个时段反而更要注意养心闲,防暑热。“汗为心之液”,气候炎热,暑湿较重,动则汗出,身体易疲倦,难免损耗心神。应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平和心境,情志旷达,避免焦虑、忧郁、动怒、情绪大起大伏,以免伤心伤身伤神。身心互为表里,心里烦躁,大冷天也会逼出汗来;心底清静,天越热皮肤摸上去越是冰凉。中医常说“静为阴,阴能制阳”,静心能防暑。
以及人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在心境平和时,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相应降低,基础代谢减慢,心率减缓,燥热感就会减轻,正如古代养生家嵇康所言:“夏季炎热,更宜调息精心,常如冰雪在心。”因此保持平心静气,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会感到丝丝凉意。